《周处除三害》:所有人都在安利他,我就放心了

首页 » 娱乐资讯 » 正文

从未有过一部院线片会如此的“出人意料”,又“兵荒马乱”。

点映阶段评分暴涨。

从豆瓣开分8.1涨到8.3,一度又飙升到了8.4,观众生怕这样一部大尺度的犯罪片会随时下架。

最新资讯

与此同时争议不断。

导演钱人豪直接发文控诉影片抄袭了自己的剧本,他贴出细节对比,并向法院投递了“诉状”,让人心生疑窦。

最新资讯

等到正式上映。

一方面“换盘风波”导致了许多影院排片混乱,另一方面,它又如影片的内容一样,首映当日排行第三,第二日“干掉”了榜二大哥,第三日“干掉”了榜一,一骑绝尘……

最新资讯

一部事前没多少人看好其票房的批片,如今却成为了终结春节档的一匹黑马——

周处除三害

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

最新资讯

场外的是是非非尚未尘埃落定,亚丘也不好贸贸然只靠一些碎片的信息便下一些笃定的判断。

今天我们只能就电影论电影。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在相当一部分影迷觉得影片瑕疵明显的时候,他们依然愿意无条件支持这样的影片,并给予其极高的评分。

为什么?

豆瓣上有这么一句热门评论:

“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吗?”

最新资讯

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存在于这样的“惊讶”里。

01

一部爽片

对于习惯了在电影院看“和谐版”的观众来说,《周处除三害》确实难得一见。

它也有“和谐”。

比如第三幕的大屠杀中,个别全景镜头及暴力场景被替换为换弹镜头,减少了对观众视觉冲击的力度。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但它依然达到了院线片尺度的极限。

影片的片名来自那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典出《世说新语》,说的是少年周处身形魁梧,武力高强,却四处横行乡里,为邻人所厌,后有改过之心,正好听到村里长辈说有三害未除,便问哪里有三害?

村人回答: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

周处说,那我就去除了这三害。

这个故事最让人伤心的是,周处在除害后,没能回乡,乡亲们都以为他死了,便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当周处回来后,看到乡亲们的失落后,才开始痛改前非。

而电影的故事,也基本上是按照“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脉络而走的。

阮经天饰演的陈桂林,本是黑道职业杀手。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一次犯案后,他隐姓埋名多年。

后来,得知自己肺癌晚期,奶奶又因病去世,本想自首,却发现自己早就不再被人认识,就连自首都得排队。

无牵无挂的陈桂林打算干一票大的。

要让世人都能记得住自己。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他想要把“三大罪犯(包括自己)通缉名单”上的前两位逃犯都杀了。

一是,反正都是坏人,杀了也是替天行道;二是,自己作为“第三名”,杀了前一二名,排名也能往前进一进。

最新资讯

老实说,即便对于华语片来说,这个故事也是偏“爽片”的那一类。

它没有多少曲折离奇。

之所以让影迷们诧异,靠的是它呈现出了我们在影院鲜少看见的“尺度”。

比如视觉上的——

摁头直接在墙上摩擦。

或是,将镜头直击警察被香炉扎伤的眼睛,以及,打斗时,放大插入身体的钢筋等。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或者心理上的——

小美的妈妈替香港仔坐牢,自己便成了继父手里的性玩具。电影里除了性暗示的动作以外,还有非常直接的捆绑、虐待。

最新资讯

还有,一场让观众津津乐道的教堂枪击戏——

导演让陈桂林直接地用枪击的方式,处理掉了那些手无寸铁的人。

不带怜悯,没有一点害怕的,直接对着那些信众以一种处刑的方式射杀他们。

最新资讯

这种明目张胆地“倚强凌弱”的击杀手段,在内地的国产片里,可以说是非常少见,几乎没有。

以至于人们在电影院看到这样的画面,不但是惊掉了下巴,还引发出了无穷无尽的,关于古典侠义观的讨论。

并大呼过瘾。

但是。

当我们一再为“尺度”两个字欢呼的时候,是否会同时搞错方向,掩盖住了电影本身的表达?

甚至于,忽略了那些显而易见的瑕疵?

如果光从评分来看,这样的状况,似乎已经发生了。

02

它能上8.3么?

先说结论,就电影本身而言,《周处除三害》完全达不到8.3分华语片该有的质量,它的评分之所以虚高,全是靠同行的衬托。

它“偏科”很严重。

首先,和只盯着“尺度”不放的观众不同,亚丘觉得这是一部从细节到寓意都做得很足,相当“饱满”的电影。

最直接的证据——

这部犯罪片里引入了不少佛教的元素。

比如“贪嗔痴”,它将其融入了影片的叙事之中。

最新资讯

香港仔,是化身为“蛇”的嗔念。

凶狠,易怒,心狠手辣。

最新资讯

林禄和,隐藏在深山老林里,已经改名换姓成为灵修堂的“尊者”,却靠诓骗信众敛财。

他化身为“鸽子”,表面上是看似无争无求,但其实贪欲极重。

最新资讯

而陈桂林,手里一直带着小猪的卡通手表。

他则是,痴念的这一环。

最新资讯

为什么强调这些?

其实是导演提出的疑问:具体的恶人可以铲除,但如果这些恶是无法改变的人性,那么还有可能铲除吗?

就像几处“闲笔”——

电视新闻里,有一辆运钞车翻车,现场掉落几百万现金,民众哄然上路夺钱。


这不也正是人的贪欲么。


那些被“尊者”蛊惑,唱着《新造的人》的这群白衣信众里,至死也执迷不悟。


这不也正是人的痴念么。

甚至于。

当我们在惊呼陈桂林在教堂杀戮如此大胆,如此血脉倴张时,是否又成为了享受“恶”带来爽感的其中一员?

我们可以这么说。

相比于黄精甫的前作《复仇者之死》,本片无论从人物到寓意都更加复杂,比如人性与神性的谈论,愚昧与恶行的谈论,野心十足。

可。

问题也恰恰出现在这些“野心”上面。

当黄精甫越想呈现它的寓意与思考,导致的结果就是,剧作本身越容易出现漏洞,以及脸谱化的设计。

像是在开头追捕陈桂林的警察陈灰,在这个电影里的用处是什么?

他似乎是最能理解陈桂林的人,可,却在剧情中,两人的羁绊还是只在与你追我赶中。

而发廊的小美,也是一个等待被拯救的形象。

唯一一次,她所表现出对于长期虐待她的“毒蛇”香港仔的仇恨的。

只有短短一瞬间,陈桂林在问她是留还是走时。

她坚定地说,离开。

也就仅此而已。

最新资讯

在黄精甫的电影里,时常就会有这样一个毛病。

当故事过于复杂的时候,黄精甫却又会在强调故事张力时,而丢掉一些该有的电影逻辑。

在《后九七香港电影》一书中,作者彭丽君对于黄精甫电影的解读是——

黄精甫的作品显然继承了香港黑帮作为一种电影景观的传统,在陈套的剧情堆砌下努力发展电影中的视觉刺激。
只是,其视觉过度却又无法引导观众的认知,黄精甫本来是要召唤出观众的另一种视觉敏感度,但其视觉过度却最终脱离了观众。

黄精甫越是想在自己的电影里,玩出些什么花样来。

越会让人察觉到在这浮夸的故事情节下,他那岌岌可危的故事架构以及单薄的人物设定。

在他“善恶”第一部里,《复仇者之死》里,他就两名男女主角的设定,并无太复杂之处。

二人均是一张白纸,也都是智商处于平均线之下的人。

而电影内容只有一个核心,就是复仇。

最新资讯

对于《周处除三害》来说,这部电影缺少了它该有的合理性与细致,反而致力于将故事变得格外扎眼。

导演有意让陈桂林变成一个疯子,却又想让他符合当下人性的规矩。

导演想要表现其他“二恶”的复杂性,却又没有给更多的故事情节与细节满足人物的立体。

于是结果就是。

在故事内容明显发生偏差时,观众只能自己脑补故事的合理性。

也正是如此。

虽然它在豆瓣上取得了8.3的高分,但在去年的金马奖上,它也只是拿到了最佳动作设计的奖杯。

不是评委不愿肯定。

而是黄精甫的上限,确实有限。

03

久盼逢“大尺度”

所以回到开头那句话,“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吗”,这句话隐藏的信号是什么?

亚丘觉得。

其实是我们对本该视作寻常的,“尺度”二字的诧异。

我们确实被保护得太久了,以至于看到哪怕一点点出格的画面,便流言四起,生怕它消失。

举例来说,换盘事件。

影片点映期间,各大影院接到通知,等到上映时将以新的拷贝上映,原拷贝作废(不提供密钥)。

本来这大概率是细节修改,近来也并不罕见。

比如《第二十条》上映了许多天之后,也曾换过拷贝,原因是字幕内容进行修改,原片把“寻衅滋事”中“衅”错写成了“畔”。

但这一次。

因为《周处除三害》的尺度在内地院线确实难得,使得猜测四起,无数人赶去看最后一场的点映,使其在工作日的上座率达到了近20%。

最新资讯

但问题是。

它的尺度真的很大吗?

不见得。

一个比较:本片在台湾上映时的分级也仅仅是辅导级,15以下不得观看,而在香港是2B级(《无间道》为2B级),甚至没到3级(《红海行动》为3级),它本不是以“尺度”为卖点的。

甚至于我们再去比较导演黄精甫以往的作品。

譬如在《复仇者之死》里,故事的“黑暗时刻”是几名警察,在警局里对女孩实施轮奸。

并且更为残暴的是,他将镜头画面做了一个拼接。

画面上半部分是女孩被强奸的痛苦,下半部分是男孩在审讯室里被警察殴打时的悲愤。

最新资讯

或是在《江湖》里,他专门安排了一场“人兽配”的桥段。

这个画面里,角度的倾斜,表述着人物的世界观正在被极大摧毁。

而他认为,是这个角色需要经历一些事,然后才会产生某种变化,这样的桥段对他来说“并不过分”。

最新资讯

我们也可以发现,《周处除三害》的所谓“尺度”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

或许是在长期压抑之后,所带来的必然反噬。

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当一个人没有接受过正常的性教育,同时又处于性压抑的环境中时,他的性冲动必然是高于正常人的。

就像鲁迅所说,“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不是说他们天生猥琐。

而是因为在极端压抑的反弹下,以至于见到什么都是18禁了。

电影同样如此。

在《周处》的官方微博上,有这样的一副宣传海报。

“妈妈我再也不敢进电影院了。”

“成人爽片,震碎感观。”

这一行字儿,宛如我们还在青少年时期的那个想看也又不敢看的“18禁”标志。

最新资讯

再加上这些年我们面前的“小黑裙”确实越来越多了,从《奥本海默》到被删减40秒的《坠落》,到删减感情线索的《唐顿庄园》,再到删掉吻戏的《名侦探柯南:万圣节的新娘》,再再到被打捞起来的未删减版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于是在“尺度”的传闻中,我们看什么都有了一层“禁”的滤镜。

越是大胆,越是不让看。

就越好看。

怎么办?

理性地指出,你所看到的大尺度,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其实并不算什么尺度?或是对这样的质量能取得8.3分这事持否定与贬斥态度?

抱歉。

亚丘今天要感性一回。

虽然亚丘在前面说了不少《周处》的问题,批评其离佳作尚有一段距离,但无论从理性还是感性上,我们都愿意看到它可以迎来更多的观众。

哪怕分数虚高也不要紧。

毕竟某一部作品是否可以成为佳作这件事不重要,而把本是“常态”的内容,真正落实到常态化才重要。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最终会变成那个被母亲看护好的“小孩”。

在一次又一次地被允许咽下汉堡与汽水时,才能感受到“自由”的愉悦。

我们早已成年了。

应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最新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7yy.com/kanw-9563/
 相关资讯
 推荐视频

哈哈哈哈哈第四季

邓超 陈赫 鹿晗 范志毅 董宝石 王勉 蔡国庆 李维嘉 荣梓杉

家族荣耀之继承者国语

佘诗曼 林峯 罗子溢 罗嘉良 许绍雄 黄浩然 余安安 张凤妮 陈静 梁靖琪 陈滢 王敏奕

五十公里桃花坞4

宋丹丹 王鹤棣 张新成 李雪琴 徐志胜 汪苏泷 孟子义 吉娜·爱丽丝 王星越 单依纯 王子奇 董璇 沈月

少年游之一寸相思

张耀 张雅钦 邹廷威 邓郁立 郑好 石云鹏 许梦圆 黄海冰 卢星宇

天行健

秦俊杰 刘宇宁 黄梦莹 庞瀚辰 傅菁 陈天明 陈思澈 黄昊月

烈火军校

白鹿 许凯 李程彬

宁安如梦

白鹿 张彬彬 王星越

哈尔滨一九四四

秦昊 杨幂 张子贤 栾元晖 王鹤润 刘宇轩 林家川 蒋奇明 冯兵 李东恒 赵滨 董畅 张国强 浩歌 沙宝亮 田小洁 景岗山

庆余年第二季

张若昀 李沁 陈道明 吴刚 郭麒麟 田雨 李小冉 宋轶 辛芷蕾 高曙光 李强 于洋 刘端端 张昊唯 佟梦实 毛晓彤 王楚然 王晓晨 俞飞鸿 金晨 高露 隋俊波 毕彦君 付辛博 余皑磊 王天辰 吴幸键 宣言 冯兵 郭子凡 左凌峰 张维伊 刘同 宁理 归亚蕾 王庆祥 王同辉 沈晓海 冯恩鹤 秦焰 刘宇桥 王成阳 姚安濂 徐志胜 王建国 杨彤 张弛 李珞安

无所畏惧

热依扎 王阳 啜妮 沈羽洁 李煜 冯晖 程梓 陆妍淇 陈瑾 朱时茂 郑晓宁 曹征

庆余年第一季特别版

张若昀 李沁 陈道明 吴刚 李小冉 于荣光 辛芷蕾 李纯 宋轶 刘桦 袁泉